南方鄉(xiāng)下常用的魚簍, 貼底卡放在小渠, 口小肚大, 且口內(nèi)進去后還有“機關(guān)”, 從內(nèi)往外游也用竹篾編成內(nèi)小外大的反漏斗狀,進去后就不易游出。
釣?黃?鱔我出生在農(nóng)村,從小就會釣魚釣蝦釣黃鱔。1966年我所在的工廠遷到了陜西關(guān)中。這里地處秦嶺腳下,水源豐富,盛產(chǎn)大米。水多魚也多了,可是這里的農(nóng)民從不吃魚,說魚刺會卡死人,更別說吃滑溜溜像蛇似的黃鱔了。有一天,當?shù)乩限r(nóng)見我一身漁翁打扮,便主動上前來問我:“干啥呀?” “釣黃鱔。” “釣黃鱔干啥?” “吃呀!” “咋吃?” “燒熟了吃!” “要扒皮不?” “連皮吃!” 他們覺得不可思議,搖搖頭說:“我們可不敢吃,害怕!” 黃鱔也稱長魚或鱔魚。有很多人不敢抓它,也有不少人不敢吃它。其實,它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很高的魚類。釣黃鱔要找到老稻田。老田埂邊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光溜溜的園洞,這是黃鱔的家。將串了一條粗蚯蚓的長鋼絲魚鉤,輕輕地插入洞中,并抖動幾下。假如洞內(nèi)有黃鱔,此時洞內(nèi)的水位便有變化。隨著水的涌出,伴隨著“叭”的一聲,黃鱔上鉤了,黃鱔咬著鋼絲魚鉤使勁往里拽,我則往外拉。由于田埂洞里的黃鱔小,不用費勁就可以釣上來。而對于水溝邊的大黃鱔,有時要打一場“持久戰(zhàn)”。或許這里的黃鱔沒見過“世面,”有時脫鉤了,洞口血水直冒,黃鱔居然不怕疼,“視死如歸,”伸出頭來繼續(xù)咬鉤,直到它被釣上來為止。黃鱔為便
一個辦法是選用一根長0.5米,直徑0.9--1.2毫米的鋼絲一頭磨尖,彎成鉤子,另一頭彎成圓圈,兩者的方向很好一致。也可以將鋼絲嵌入木棒內(nèi),但必須嵌牢。釣鱔之前先要尋找鱔洞,找到鱔洞再下鉤。釣黃鱔用的釣餌多選用蚯蚓,越大越粗越好。鉤上穿好釣餌,找到鱔魚洞后,就可以把鉤放入洞里。放進洞后。要徐徐上下推拉,以引誘鱔魚上鉤。如有鱔魚吃鉤,應向里猛推一下,使鉤全部進入嘴內(nèi),并轉(zhuǎn)動一下角度,順勢拉出洞外,及時用另一只手握住黃鱔的脖子提出魚洞。 另一種辦法是選用鉤把帶圈的魚鉤,拴在5號以上長的70厘米左右的釣線上,釣線另一頭拴在15厘米長的小木棍的中央。借助一只丫形叉將鉤送進洞穴,然后把線拉直,木棍放在地上,做好標記,發(fā)現(xiàn)異常,即知有魚吃鉤。及時拉出。
此方法我小時候夜釣過,都是田園間的小水溝中,現(xiàn)在黃鱔少了。你白天這樣能看,說明黃鱔多,晚上去搞效果更好。晚上,黃鱔頭會伸到水面,就象調(diào)成平水的漂一樣,反正晚上用電光,能看到黃鱔頭啦。方法如下:1-2米尼龍線一根,一頭穿5-10條黑蚯蚓,穿好后打個節(jié),做成一個蚯蚓環(huán),尼龍線另一端系在桿上,什么桿都行,只要能達到黃鱔的地方就可以。看到黃鱔,就用桿吊著蚯蚓環(huán)放到黃鱔頭10-15厘米地方水中,輕輕的放,不要放太深,蚯蚓環(huán)入水就行,不要驚動黃鱔。5--30秒內(nèi),黃鱔就會咬蚯蚓環(huán)往下拖,那就提桿吊著黃鱔上岸就是了,用個細網(wǎng)眼的魚抄接也行,一般咬住了,都會咬緊。這個方法簡單,取材容易。什么尼龍線都可以,能穿過蚯蚓腹中過就行,什么桿都行。不要告訴我,你用的是磯竿、海竿哦,用個樹枝都行,呵呵..... 不會把用龍線穿蚯蚓??會縫衣針穿線不?會就好辦,用個細鐵絲引尼龍線(就象縫衣針引線一樣),再穿蚯蚓。現(xiàn)在會了吧?還不會,那就用頭,撞南墻20下,力度以頭頂出現(xiàn)小包為準。 查看原帖>>
歪嘴鉤占優(yōu)勢 ,如果你釣黃鱔時 ,碰到小黃鱔 ,嘴小咬不到鉤尖的全部 ,還有 ,有的黃鱔橫著咬鉤 ,歪嘴鉤以鉤就鉤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