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需要從發光粉的發光原理說起。有許多叫做發光粉的物質,例如硫化鋅、硫化鈣、硅酸鋅和多種磷酸等,它們都有一種特性,當其接受光能和其它形式的能量時,本身就會被激發,處于能量的不穩狀態中。它隨時都要從這種不穩定的激發態回到穩定的基態,這時就將多余的能量以光波的形式釋放出來。 這種光跟螢火蟲一閃一閃的黃綠光很相象,我們稱之為熒光。不過,這類發光粉在失去光源照射之后,熒光就會逐漸暗淡下去。如果將某些放射性物質與發光粉混合在一起,則發光粉就會長久發光不熄,我們就把它叫做“永久發光粉”。像全天候飛機、戰艦儀表的指針、刻度和字碼上,都涂有這種發光粉。原子燈的原理與“永久發光粉”發光的原理差不多,都是讓放射性同位素發射出來的射線打在發光粉上,把射線的動能轉換成可見光。
夜光表是需要在黑暗的環境下才能看到,比如被窩里,所以這句話意思就是,要不要來我被窩里
一般都是300到500之間,如果是去網上會便宜些,像淘寶 京東都還可以 我在淘寶的百際手表店選的一款300快還不錯
因為有熒光粉。 一、"熒光粉"發光的啟示 為了弄清熒光粉的化學成分,我們首先想到了熒火蟲的發光,熒火蟲的發光原理主要有以下一系列過程。 成光蛋白質+成光酵素含氧成光蛋白質(發出綠光) 含氧成光蛋白質+H2O成光蛋白質 這就是熒火蟲為何能持續發光,并且光亮一閃一閃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熒火蟲所發出的綠光是一種"冷光",其結果轉化率竟達97%。 其次,我們又注意了發光塑料的發光,發光塑料主要是在普通塑料中摻進一些放射性物質,如14C、35Sr、90Sr及Na、Th和發光材料ZnS、CaS這些硫化物在放射光線的照射下,被激發而射出可見光(冷光)。
這需要化學里面的知識。夜光表里有熒光物質,熒光物質在一定波長的照射下,其電子由低能態向高能態會越遷,表現為吸光。但是在沒有光的照射下,高能態電子會向低能態越遷,能量會以發光的方式釋放出來。這就是夜光變晚上發光的根本原因
夜光手表,簡稱夜光表,是用夜光粉涂在表盤字塊和指針上,在晚上或黑暗處能看清時間。 以前,夜光粉是以粉末狀的硫化鋅為基質,它本身不發光,只是具有磷光特性,即在陽光或燈光照射后得到激發,將持續發一定時間的光,但時間較短。為了使硫化鋅得到連續激發,就要摻混一定量的放射性元素。過去常用放射性元素鐳,現在多為钷。根據放射性元素劑量的大小,夜光亮度也不同。放射性元素不但能激發發光材料的發光,同時也逐漸破壞發光材料的結構,使發光材料的性能減弱和消失,所以夜光表使用一定時間就不大亮了。盡管這層放射性物質涂的非常薄,長時間佩戴仍舊會給人體造成傷害,后來科學家們又尋找新的發光涂層來代替放射性鐳質鹽。 夜光涂層 (發光物料):新一代的發光原料,涂抹在指針和表盤上,白天受到日光的照耀,電子躍遷到高能級,吸收能量;夜晚電子由高能級躍遷到低能級,放出光,無輻射。如此一來,即可在缺乏光線的地方區別指針而閱讀時間。早期使用鐳質鹽制造發光涂層,但由于鐳鹽的放射屬性所造成的危險,目前以氚元素取代。近來,更以不會氧化且無放射性危險的超級夜光涂層取代。
您好,BM6661-57E是西鐵城光動能手表,有夜光功能,請了解。 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