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開裂稱為“牙齒劈裂”,根據你的提問推測,你可能指的是后牙,也就是“磨牙”。 經過根管治療的牙齒劈裂主要有以下原因: 1.牙齒解剖形態問題,即磨牙的牙尖過高過陡。磨牙在嚼碎食物時,并不是上下牙垂直對合,而是由咀嚼肌參與的多方向的壓碎、磨細的過程。所需要的咀嚼力,要達到幾十公斤,如果牙尖過高過陡,咀嚼時就可對牙齒產生較大的分力,使牙齒易于劈裂。這樣的牙齒在治療前常有可能已經存在不易察覺的隱裂了。 2.由于齲齒等原因造成牙體缺損較大,治療時需要充分去除腐質,剩余的薄壁極易出現劈裂。 3.充填牙齒的材料,如銀汞,其膨脹系數較大,也可引起牙齒劈裂。 4.牙齒的營養供應主要來自于牙髓,經過根管治療的牙齒都是將牙髓殺死并取出,失去營養供應的牙齒變得脆弱,即使吃一般的食物也可能劈裂,這與一枝干樹杈很容易折斷的道理是一樣的。如果同時存在前三種任何因素之一,就更容易劈裂了。 因此,經過根管治療的牙齒很好馬上做冠修復,用通俗話來說,就是將治療后的牙齒用金屬(或烤瓷)冠套包起來,以避免牙齒劈裂。 如果牙齒劈裂已經發生,那就要根據劈裂的部位、程度和時間作不同的處理: 1.僅僅
根管治療是針對牙齒、牙髓、根尖病變的一個治療過程。根管治療術是通過清除根管內的壞死物質,進行適當的消毒,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內容物對根尖周圍組織的不良刺激,防止發生根尖周病變或促進根尖周病變愈合的一種治療方法。 根管治療的適應癥: 優秀, 任何原因(包括齲齒、隱裂、冠折、畸形中央尖、過度磨耗、牙周病逆行性感染、意外穿髓)引起的 牙髓炎及牙髓壞死不能保留活髓的情況。 第二, 任何原因(包括牙髓炎繼續發展、干尸塑化治療失敗、牙周炎逆行感染)引起的根尖病變。 第三, 物理的化學的原因引起的牙髓的根尖的感染,如:充填后墊底不佳溫度引起的牙髓刺激、不同金屬的 電流刺激、牙髓治療過程中藥物引起的根尖炎。 第四,不明原因引起的牙髓的退行性改變,如根管內吸收、髓石引起牙髓的病理變化。 根管治療術的過程是醫生用根管治療專用器械通過徹底去除感染的牙髓以及感染的牙本質和毒性分解產物,經過根管沖洗、消毒和嚴密填塞根管,隔絕細菌進入根管再感染,防止根尖周病變的發生或促進根尖周病的愈合。 臨床報告根管治療的成功率在90%以上,是目前保存患牙很好的治療方法。
不用擔心的,根管再治療鈣化的情況很常見。你有炎癥的根管做了填充情況會慢慢轉好的。其它兩個根管如果實在通不下去,填充的話也不會有什么大問題,強制通下去導致側穿就更麻煩了。填充完后按正常的程序做牙套就行了,萬一以后再出現什么問題,直接從牙套上打個孔下去再治療也沒問題。 另外,如果你很介意這兩個鈣化的根管,可以考慮要求醫生做顯微鏡根管,也許可以通得下去,但是那樣你要耗費更多的米米和精力,而且通不通得下去也是很難說的。
您好:齲齒損壞到牙神經的位置,必須要做根管治療。根管治療的過程:1開髓2去除牙神經3充填糊劑4封閉牙髓。整個過程一般拍攝3張牙片:分為術前、術中、術后各拍一張。
這是正常的殺神經過程,治療前因為是慢性炎癥,所以痛的不是很厲害,殺神經的藥是有一定的刺激性的,有的人是沒什么太大感覺,有的人會是比較敏感,或者牙髓本身有壞死藥效作用比較慢,神經在被藥物作用的過程中感覺到痛,但一般2,3天就好了。1周后準時回去復診,不要讓殺神經藥過長時間待在根管里面,有可能會滲到周圍的組織引起牙周組織的壞死或者炎癥。
1 器械標準化和非標準化 1950年以前,根管預備器械沒有統一的大小、規格。1958年Ingle和Levine在牙髓病學第二次國際會議上建議將根管器械的設計和制造標準化。 在這之前,根管預備器械大多采用碳鋼制造,只有1~6號,在美國學者們的推動下,1968年正式制造了根管預備器械ISO標準。標準化器械多為不銹鋼材質,2002年新修訂標準為器械從6~160號,以尖端直徑確定號數(D0,1/100mm)錐度為0.02mm/mm。 隨著根管治療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尤其是近些年來現代根管治療學理論日趨成熟,結合臨床中各種復雜情況和疑難病癥,根管預備器械的應用已不僅僅局限于標準化器械,非標準化(非ISO)根管預備器械的出現使根管治療術的發展達到新的層次?! 》荌SO器械多為鎳鈦合金,以機用器械多見。其刃部長度比ISO標準器械短,不是以尖端直徑確定號數,不同的非ISO器械的尖端直徑不同。ISO器械錐度規定為0.02mm,根管預備時要達到理想的錐度形態,不僅要用到較多的器械,而且操作步驟也繁多。非ISO器械基本上是大錐度的(0.04,0.06,0.08錐度),使根管預
可以用超聲潔牙機頭,先把根管口的膠體震動掉,然后用根管擴大 針把釘的邊緣膠體擴出,配合止血鉗使用,一般都能取出,但可能要費點時間,我個人不贊成用裂鉆,因為這樣很容易造成管壁側竄 查看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