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吃法制作大全
小米又稱要米,我國北方許多婦女在生育后,都有用小米加紅糖來調養身體的傳統。小米熬粥營養價值豐富,有“代參湯”之美稱。由于小米不需精制,它保存了許多維生素和無機鹽,小米中的維生素B
1可達大米的幾倍;小米中的無機鹽含量也高于大米。
小米涼粉
原料:小米、內蒙蒿籽、爛腌菜(可用各種腌菜代替)、黃瓜條、紅蘿卜條、紫甘藍、蔥花油、辣油、山西陳醋、香菜、鹽、味精。
制法:
1、小米用清水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熬制,當熬到七成熟時加入蒿籽,繼續熬,直到成為稠狀即可。
2、熬好的小米,舀到平盤兒中(少量)攤平,冷卻后切成條狀。
3、加入爛腌菜、黃瓜條、紅蘿卜條、紫甘藍、蔥花油、辣油、山西陳醋、香菜、鹽、味精,調拌即可。
特點:口感滑嫩筋道,米香突出。
小米金瓜粥
原料:當年新小米,金瓜(南瓜)。
制法
很好吃雜糧粥或者雜糧飯,紅豆,綠豆,黑米,糙米,小米等放一起煮,這些升糖速度慢,比較適合,說白了就是無糖八寶粥
先用冷水泡拔一下,去其苦味即可。黃米面是黍子去皮后成為黃米,再磨成的面粉,黃米本是北方一種糧食,顏色淡黃,煮熟后很黏,味甘,性寒,無毒,在北方主要用來做一種傳統的糕。黃米面營養: 黃米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B族維生素、維生素E、鋅、銅、錳等營養元素,具有益陰、利肺、利大腸之功效。黃米面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主料 黃米面200g 紅豆50g 紅棗50g輔料 白糖適量步驟 1.黃米面備好2.一比一加入開水3.和筷子攪勻4.放籠屜上大火蒸十分鐘5.煮好的豆6.豆里加入白糖拌勻7.紅棗提前泡好評8.取一深一點的碗,把豆平鋪在里面,碗里要抹點油9.蒸好的黃米面放大碗里用手沾上涼水和勻,這個越和得時間久就越粘10.黃米面分成兩塊,取一塊壓平放在鋪上豆的碗里11.上面鋪上一層紅棗12.另一塊黃米面壓平鋪在上面13.放籠屜里大火蒸十五分鐘即可14.蒸好之后,倒扣在盤里
材料大黃米,豬肉餡一份,生抽,香油,鹽,糖,蛋清,生粉少許做法1.大黃米提前一晚泡上,將糯米提前4小時洗凈后浸泡,撈出瀝干水分待用2.將肉餡放入碗中,調味料用筷子順一個方向攪拌上勁后,加入雞蛋清攪勻3.用手將肉餡揉成小圓球,放入黃米中滾一滾,讓其均勻沾上一層米,并用手輕輕按壓表面,讓米粒與肉餡結合緊密些4.做好的黃米丸子放入蒸籠中,大火蒸12分鐘,蓋蓋虛燜3分鐘即可
黃米怎么辨別 看上去是和小米是一樣的。不過它比小米粒大的 也 要圓一些的呢。你也要和小米辨別的嗎?看著還有一點發白的。
小米和黃米有區別嗎?這是不少買家朋友常問的問題。 小米和黃米是有區別的,外表的區別不是很大。沒有種地,特別是沒有種過谷子和糜子的人是很難區別的,往往會把兩種米看成一樣的。 山丫頭現在給大家說稅小米和黃米有什么區別,該怎么辨別小米和黃米。 小米自愛沒有脫殼之前叫做谷子。而黃米在沒有脫殼之前叫做糜子。 兩者就外表來說,小米的顆粒小,糜子的顆粒大。 還有,小米的外殼是黃色的,糜子的外殼是紅色的。 再者,就我們農民來說,直接的分辨方法就是在地里看長出來的穗子,小米的穗-谷穗,是一條一條的,很粗的,而糜子的穗子有很多,但是都很細的。糜子,在一開始的時候的外殼是黃色的,再脫了那層外殼才是紅色的,吃的時候再把紅色的殼碾掉才是黃米。 以上是山丫頭總結出來的小米和黃米之間的一些不同之處: 1.糯性:黃米糯性小;小米不粘 2.大小:黃米大,小米小